片尾,CIA主管官僚闔起辦公桌上的檔案,煞有屆事地沈思了半响,問道;
「帕馬,這件事情讓我們學到了什麼?」,
那帕馬轉了轉空洞的眼珠,兩人對望一眼,
啥也說不上來。
 
呵呵,科恩兄弟真夠機車的,買了票來看他的電影,還要被他酸一句。好像在說「看倌,在費腦筋麼?」,彷彿既是在挑動又是在嘲弄你那看完電影之後企圖思索的念頭。

有個聽來極端但仔細想來並不虛誇的作者論說法是;「一個作者式導演,無論他透過什麼樣的題材、說什麼樣的故事,拍過多少電影,其實他都在說同一件事,拍同一部電影」, 證諸影史古今,例子多不勝數,科恩兄弟也絕對在列。
 
身處美國西岸影業重鎮,卻不為主流收編,兄弟倆始終自編自導自製其所有電影。他們總是能精準地掌握影像語言,同時擅於將美國文化與電影中的符號與典型玩弄於股掌間,並且經常顛覆制式編劇思維,往往將角色作為/際遇命運之間的因果脈絡刻意擺佈一番, 風格鮮明而異類,很有「閱讀」式的樂趣。
 
科恩兄弟的電影,經常是或冷血或嘲諷或兩者兼備地,剖露人性的底層幽暗與人生的荒誕面向,在去年獲獎無數的【險路勿近 No County For Old Man】裡,他們用既冷凝又乖張的極端暴力故事,在驚駭悚人的張力中,展演了這樣觀點母題, 這回端出的【即刻毀滅  Burn After Reading】, 不知道是不是刻意玩弄一個鐘擺對應,我感覺,他們似是想搬演一個近乎Farce的搞笑喜劇,在梯突滑稽嘻笑嘲弄間,來訴說那同一件事。
 
總有奇思妙想的劇本和絕不落於老套窠臼的角色塑造,讓許多實力派大咖,都樂意與科恩兄弟合作,挑戰與享受一個改頭換面的演出經驗。【即刻毀滅】的卡司陣容,對愛看高手對戲的觀眾而言,更是亮眼得難以抗拒。原本看卡司加預告時,我以為劇情是講凡常百姓陰錯陽差誤入諜報世界引起的妙趣風波。喬治克隆尼和布萊德彼特可能要鬧點自作聰明或是誤打誤撞的情事。沒想到整個片中設定的人物╱劇情比我想像的更加微瑣不足道,更加「非英雄」。眾星不僅抖落一身風采,還以近乎擺丑搞笑的姿態,扮演劇中帶著各式人生醜態與缺陷的凡常熟年男女。而情節裡固然確有一段陰錯陽差引發了事端,但造成的卻是一樁幾乎無謂到讓人實在說不出什麼道理的生活╱生命災難。
 
這部片,說它妙也妙,說它尷尬也尷尬。
 
整部電影就意念而言看似「無聊」,但是 在科恩兄弟的編寫執導與一眾巨星級實力卡司出演下,電影看起來卻並不「無聊」。科恩兄弟筆下描述的情境、對白、角色設計仍有一貫風格與水準,妙趣橫生,細膩之處如;俄國使館專員拿了情報磁碟還問一句“PC or Mac?”,誇張處如克隆尼大費手腳DIY的那台性愛情趣椅。而眾星詮釋起這一干凡人的可悲可笑,每場戲都見細膩的演技功底,這在約翰馬可維契出場的第一場戲就令人亮起了眼。不過就演出部份,我贊同一個網路上對布萊德彼特演得「太用力的」評論,此外,我也覺得史雲頓的表演似乎跟其他幾人的調性有些脫節,只有她的部份讓人笑不出來,難怪有個說法說「喜劇最難演」,這部片裡,布萊德彼特和史雲頓就分別展示了過與不足的兩端。
 
然而,儘管整部片看起來確是可以讓人一路發噱迸笑,但是進展至收束結尾之際,卻顯然讓人感覺「不知為何而述」。於是,片尾那句「帕馬,這件事到底讓我們學到了什麼?」,彷彿是一句耐人尋味的對白。

要麼,這是在編寫劇本之時,就定下的結尾,原本即意在嘲諷這一干凡眾在各自窄小世界裡憂憂忡忡汲汲營營,卻陰錯陽差地終至闖出人命災事的「無謂」。
或者,它的嘲弄更擴及了電影作者的預見,預見觀眾在面對一則故事時,總是企圖尋索「意義」的念頭,而在訴說完擺明了是無厘頭的瑣屑事端之後,這麼問上一句,讓荒謬虛無之喻自動浮現。
還是,它是編寫將屆收尾;甚至是原先結尾版本拍完之後,眼看不行,收不攏了。只好耍出一記花槍,遁逃而去?
 
如此看待這條Line(對白),似乎正好劃出好惡選邊的邊線。覺得這是一則以逗鬧搞笑包裝的科恩式黑色諷喻的,請站左邊。覺得這根本是言不及意,拿大牌明星甩觀眾騙票房的爛片的,請站右邊。
 
我會選哪邊呢?嗯,應該說,如果不是沖著科恩兄弟我大概絕不會寫這麼多字來談。我絕對相信他們屬於一流電影作者,他們的片子本來就是不走直白通俗可以輕易索解意涵的那一路。 但是,以我個人觀點,【即刻毀滅】應該算不上他們的佳作,是插科打諢得太輕挑了嗎?不知道,也許再看看別人的觀點參考參考,但肯定的是,我絕對還是會繼續期待他們的下一部片。
 
台灣片名向大腕靠攏,叫成【“布萊德彼特”之即刻毀滅】,為求拓展票房之心,倒可想而知啦,不過,小布在片中不是非常高明地耍著白爛的樣貌,又在半途莫名其妙的就掛掉了,一眾明星刻意抹去光采扮衰裝丑地演出固然精彩而新鮮,但啥英雄作為都沒見著,就死的死逃的逃,可能也會讓很多慕名進場的觀眾,相當不以為然吧。

於是,不管是慕大導之名而來欣賞電影的,或是追隨星光而至觀覽風采的,看完片子,發生一番好惡爭辯,恐怕在所難免吧。
 
* * *
出了戲院,耳聞隔鄰年輕女孩向朋友介紹,「就很好笑啊,就像朱延平那樣…」「朱延平?..」那友人大概沒法把布萊德彼特、喬治克隆尼與朱導演接軌。「但是是那種美式幽默啦,你知道嗎?美式幽默啦…蠻搞笑的」
 

 
 
這麼看來似乎果然是吸引了不少迷哥迷妹,也不在乎科恩兄弟何許人也,簡單享用熱鬧卡司和無厘頭搞笑即可。
不過,朱導演和科恩兄弟畢竟還是差別很大的不同一路啦,如果有興趣想回頭認識認識科恩兄弟,找找看看【米勒倒戈Miller’s Crossing】【冰風暴Fargo】【真情假愛Intolerable Cruelty】,還有很好找的去年的【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an】,可以發現很精彩很不一樣的科恩兄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小子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