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上院線,取名【嫌豬手事件簿】,「事件簿」的意味不錯,「嫌豬手」不知道會不會變成日本料理港式菜單,搞得觀眾錯亂?直接叫「電車痴漢事件簿」會不會訴求更直接一點?)

首先是受語法獨特的片名吸引,繼而發現原來是周防正行的近作,又因為它取材於日本那惡名遠播的特有社會怪象~電車痴漢(電車色狼),
於是在去年(08)金馬影展的長串片單中對這部片留下了特別的印象。

​​​​​​​​​​​​​​​​​​​​​​​​​​​​​​​​​​​​​​​​​​​​​​​​​​​​​​​​​​​​​​​​​​​​​​​​​​​​​​​



周防正行給我的主要印象是很會說故事,從最初的【五個相撲少年 シコふんじゃった。】到之後的【我們來跳舞吧 Shall we ダンス?】,都展現了此一特質。影片表面上皆非一眼就知道的類型題材,故事前提乍看之下也沒什麼衝突張力,但周防正行都能夠在不仰仗什麼樣風格化的視覺影像或表現手法,透過幾乎可說是很「傳統」的敘述方式,把故事說得非常引人入勝。個人感覺,這是高段境界,無招勝有招。也呼應了那句關於電影品評的老話「After all,  it’s all about telling a story」。

(插一段補記,在還未完成全文前,詢了下Google,原來周防正行是小津安二郎的追崇者,處女作在影像手法上便全然套用小津的鏡頭風格,如此想來,其後的【五】與【我】等片,雖然影像語法已不再刻意摹倣致敬,但是說故事的方式帶有「傳統」氣質,也是其來有自的。還有一樁看了google才知道的事,這兩部影片都曾拿下日本電影旬報(【五】)和日本學院Academy電影獎(【五】、【我】)的最佳影片賞,而間隔了十年後再度出手的【即】,第三度獲得旬報的最佳電影賞。只要登場就是Home Run,真是不可思議的打者啊!)

原本是想再度領受一回他說故事的魅力,
結果發現周防監督這一次,並不只是想漂亮地說個故事而已。


【即】涉及的是一則司法冤案事件,一名待業青年金子徹平(加瀨亮飾),為趕赴面試而擠上了塞爆的「滿員電車」,剛下車卻被高中女生拉著袖子指控為襲臀痴漢。因為沒做,他坦蕩蕩也霧煞煞地面對了審訊調查,他不斷表明自己的清白,軟硬皆不吃地不肯承認自己沒有犯下的罪行,卻發現根本無人理睬,自己已經被當作罪犯看待了。想討回清白的意念,反而將他一步步推進流沙似的司法體制中,越掙扎越難以脫身。

​​​​​​​​​​​​​​​​​​​​​​​​​​​​​​​​​​​​​​​​​​​​​​​​​​​​​​​​​​​​​​​​​​​​​​​​​​​​​​​​​​​​​​​​​​​​​​​​​​​​​​​​​​​​​​​​​​​​​​​​​​​​​​​​​​​​​​​​​​​​​​​​​​​​​​​​​​​​​​​​​​​​​​​​​​​​​​​


【それでも  ボクは  やってない】「即便如此,也不是我做的」,頗耐人尋味的片名。語意上似乎已暗示了,主人翁終究還是被.冤.枉.了。而同時間,惹人心中揣想的則是那「即便如此」所指的過程,海報上那銬著雙手的青年到底是怎麼樣被冤枉的呢?
循著這個疑問,看影片,發現周防正行給我們準備的,是一個讓人盤桓思索印象深刻的答案。

不同於習見的法庭題材處理方式,周防監督並沒有簡化司法細節、誇張正反派對立、利用機鋒犀利的法庭辯論、戲劇性的案情轉折,來求取影片的「扣人心弦高潮迭起」。感覺上,這回他說故事的目的,與其說是精彩動人,不如說是清楚詳實。
他在【即】中採取了一種近似於導覽式的敘事角度,讓觀眾跟隨主角徹平經歷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磨難,亦步亦趨的在日本現行的司法裁判體制中走一遭。從DVD的章節選單裡也可以清楚發現,劇本的架構完全是按照司法裁判程序來進展,從事件發生、警局筆錄、拘留、尋找律師、起訴、出庭、反覆審理等等,就像是從司法程序觀點所完成的大事紀要一般。不僅如此,還透過劇中人物的對話,來解釋許許多多司法裁判體制中的術語、現象、緣由等細節。藉由這樣的敘事方式,周防讓我等不懂法律的觀眾們在143分鐘的放映裡,與主角一同走過從事發到一審判決漫長的366天,和他一同從對刑事裁判的一無所知,進而一步步地摸索面對,繼而與之拮抗周旋。

如此的敘事策略,可以說是大膽挑戰了一種吃力不討好的風險。處理如此一個司法題材,可以想見影片製作者會面對很多內在升起的或是外面施加來的顧慮;「這麼生硬的內容觀眾會有興趣嗎?」「除了法庭審理之外要不要加進一些情感元素?」「是不是應該加強一點戲劇性轉變?」,然而,周防並沒有怎麼被這些顧慮動搖。他堅定地朝著「剖視」刑事裁判體制的目標前進,很小心的處理任何會稀釋、偏移此一目標的情節元素,不去誇張扭曲、戲劇化任何事,讓故事完全在司法現實的面向中,在寫實可信的基調上進行。

雖然捨棄了讓影片更討好的娛樂性戲劇手法,但周防還是展現了他說故事的長處,觀眾儘管不時地被「教導」著司法基礎知識,但卻始終貼近地和主角的處境產生同理共鳴,從矇懂、焦慮、憤怒、抗辯到最後無奈的體認。於是到片尾我們都化作主角,聆聽著冤枉自身的荒謬判決;於是我們凝視著片尾那巨大、封閉、堅硬而冷漠的法庭建築,認真思索著從原本應該是寧可錯放一百  也不可錯殺一人的無罪推斷裁判原則,到百分之九十九的有罪判決率,在這巨大落差之間,司法體制裡存在著何等扭曲?


原來這一回,周防監督不是要漂亮地說個故事,而是想嚴肅地拋出一個議題。因為嚴肅所以寧可捨棄討好的做法,因為嚴肅所以不容迴避。
同樣是社會議題取材,或許可以比較一下上篇提到的【天人交戰】和【即】的結尾方式,【天】以墨西哥警察實現了的社區公園棒球夢做結尾,於是觀眾在沈重的毒品議題裡找到一個可以喘息放下心來的光明出口,彷彿可以對自己說「沒關係,有充滿正義的英雄會解決這個事情。」,沒錯,很好萊塢式的處理。然而【即】的結尾,不但不鋪設出口,還刻意讓我們凝視議題的具體象徵;那個巨大灰冷的法院建築,迫使我們去思考故事裡展現的議題,日版維基百科裡,用了「社會派」來歸類周防這部作品,非常適切吧。

以嚴肅的社會派作品之姿,【即】不僅獲得了11億日幣的票房,更拿下多項電影獎,可以猜想確實對社會產生了撞擊效果。倒是其中有一個獎項值得一提,日本學院電影獎將最佳美術賞頒給【即】,本片美術乍看很不顯眼,讓人覺得「這哪有什麼美術啊」,但仔細感覺,美術設置出了灰冷蒼白的拘留所、僵硬封閉的法庭、彷彿淹沒在案卷裡的律師事務所等場景,而在發揮空間很少的日常寫實限制中,美術指導藉由視覺元素配置所帶來的感受,成功烘托出影片裡那種「個體」陷落在「制度」裡的情狀,如此低調簡約的手法獲得美術獎項,這獎給的既是大膽,也是眼光獨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小子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