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些就因為中文片名錯過了這片,本來以為又是一部飛車電影,後來發現它一再出現在許多影評的2011年度十佳之列。嗯,那就瞧瞧唄...噢,果然不是俗物, 導演尼可拉斯 • 溫丁 • 雷芬還藉以拿下坎城最佳導演獎呢!


Drive01

文章標籤

老小子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True Grit 真實的勇氣】之後,我一直禁不住地去猜想,「為什麼柯恩兄弟要拍一部重拍題材的西部片呢?」

True grit poster2


 

這本小說在1969年就拍過,由硬漢巨星約翰韋恩主演,英文片名同樣與小說同名叫True Grit,中文片名則是那個年代擅長的文藝筆調【大地驚雷】,當年的【大地驚雷】成績亮眼,韋恩還拿到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當然,這「為什麼」的背後原因真相難求,但仔細想想這招其實還蠻聰明的。畢竟,西部片這種類型,在近十多年來的電影市場上,可說是極罕見的,很難推想新世代的觀眾對西部片會做何反應?與其推出一部原創的類型新作,不如像這樣用一部類型經典、一個文化標誌人物(約翰韋恩)做靠背,至少在市場在行銷上就多了點立足位置。 可是,話說回來,才推出過像【正經好人A Serious Man】這種片子的柯恩兄弟又什麼時候在乎過市場口味和流向呢?

猜不透的就留著它猜不透吧~

不過「重拍片」的宿命就是必然會被放在「比較式」的觀點下被檢視,我其實在看【真實的勇氣】之前只在電視上看過【大地驚雷】一兩場戲,但我發現即使是摘取了同樣的小說情節,兩者的情節處理也大不相同,或許柯恩兄弟版更忠於原著些,因為據報導柯恩兄弟甚至保留了原著中大部分的對白,那麼情節我想也會跟著難做太多更動吧。

True Grit orr post

但是最根本的差異應該說是在於整體語調,【大地驚雷】是西部影片銀幕英雄當道的時代產物,韋恩自身的形象是超越角色「公雞」Cogburn的。但是在【真實的勇氣】裡,柯恩兄弟顯然志不再重塑一號西部傳奇英雄,那他們志在什麼呢?在小子偉看來,他們似乎想經營的,是更貼近真實的墾拓蠻荒時代的西部意象;風貌的粗礫、世道的殘酷、法外的野蠻…諸此種種。於是乎明星也最好能夠不像明星,所以不管是傑夫布理吉還是麥特戴蒙,都刻意添加了化妝到有幾分不相本人了。而布理吉演出的「公雞」也徹底甩脫西部英雄典型,一副歷盡風霜的邋塌大叔形象,不說別的,登場就是蹲在茅房裡!抹掉了明星味摘去了英雄感,人物就回到角色上。然而「上帝就在細節裡」,無論是口音、服裝、地貌、天候…在在都是經營的著力點,個別面向的周延,就立起了一個立體的西部世界。

雖說這部片子在敘事方式上,不像柯恩兄弟其他作品那麼風格突出,看來中規中矩。然而他們塑造出了一個更有真實樣貌也更可感受;有形貌、音調、氣味、溫度、質地的Western Image西部意象 ,正如同【Fargo冰雪暴】、【No Land For Old Man險路勿近】裡那種觸感鮮明的地域印象,而這回他們是把這種刻劃成功地放進一個幾乎已經被徹底符號化的類型裡,如此觀之,蘊含這等細緻高明電影技法的【真實的勇氣】還是徹頭徹尾的「柯恩電影」啊~

 

文章標籤

老小子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如果你是經常要或者是即將要坐上導演椅的人,無論這把椅子面對的是劇場舞台或是攝影前的現場,這本小書都應當在你的書架上佔有一席之地,而且最好是個顯眼的位置,因為它還真是挺輕薄短小得很容易一不留神就忘了它的存在。

導演筆記

文章標籤

老小子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就是這張作為1975年出版的【消滅した時間Where time has vanished】封面作品:美國鄉間的兩個垃圾桶,我認識了這位日本攝影大師~Narahara Ikko奈良原一高

Ikko narahara 12

文章標籤

老小子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作為一個導演同行,大寶在花絮訪問中給了這樣的評語:鍾孟宏的電影,將來回頭來看,會是這一輩電影創作者中最具"閱讀樂趣"的。

嗯,戴導演所言不需,雖然未必非要扛個「最」字,但這部片子,的確值得帶著閱讀的心態來觀看。

第四張畫

文章標籤

老小子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起來還頗難相信,彩色攝影發展了許多年,但直到1976年MoMA策劃William Eggleston威廉‧ 艾格斯頓的個展「Guide」之後,彩色攝影才終於跨進了所謂藝術攝影的殿堂。

Guide Cover

文章標籤

老小子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