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忘了【Traffic】的中文片名,上Google查,原來譯成了【天人交戰】,呵呵,發行商想的是什麼梗呢?莫非是劇中角色都陷入一種內心的天人交戰的處境嗎?雖說倒也如是,只不過,那其實有數不清的電影都可以叫這個名字吧)


          (No one get away clean 這個文案下得好)


讀到Screencraft 裡Steven Soderbergh的章節,談到【Traffic】裡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手持攝影。
咦?是嗎?視覺印象已模糊了,櫃裡翻找出DVD,重看。

當然不是為了驗證,人在書裡說假話幹嘛? 重看是為了印證觀摩Steven在訪談裡所說的一番關於Lifelike的論述。
Steven使用手持攝影的目的,是為了經營一種「事情就發生在眼前」的感受,一種即時性,彷彿攝影機正在捕捉當下發生的事件狀態。稱其為「捕捉」,因為(如同在生活中)眼前發生的事會隨時有預期不到的變化;拍攝對象會轉身會突然移動、畫面外會有新狀態出現,攝影機總有幾分跟從的姿態。也正是為了保留這種無法預期,他說,他有時候會故意不告訴Camera B,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那麼,Camera A呢?嗯,在【Traffic】裡扛著Camera A的,正是史蒂芬本人。

在拍短片時期,史蒂芬就曾自行掌鏡了,執導數年後,他在96年拍【Schizopolis】中演練溫習了一回,於【天人交戰】裡再度自行掌鏡。從站在攝影機後面到自行掌鏡,是Steven有意而為的轉變歷程,其中一部份固然緣於他自承的,對攝影師處理他的畫面要求常有不滿之憾,但我想更本質的原因是他在電影美學上的改變;從早年講究排演,精確控制的表演方式,到後來以帶引演員狀態,而幾乎不排演的拍攝方式。自行掌鏡可以讓他對演員狀態有著更貼近的、更有觸感的觀察與反應。他用親密感 intiemacy這個字眼,「不僅是與演員,與影片本身也有更貼近的親密感。」,這讓我想起盧貝松,他也是自己掌鏡的導演,說過幾乎一樣的話。

更迅速流暢的Set up 每場戲、透過Finder緊密感受演員的表演,想必是個很酷的工作狀態,Steven也自言在【Traffic】之後他感覺已經無法不這麼工作了。只有一點沒料到的辛苦,這樣的身兼二職,離開現場一分鐘都不行,以往趁攝影師準備場景的時候,用來清理一下思緒的空檔,很抱歉,沒囉。

回到Lifelike的話題,Camera B雖然可以被瞞在鼓裡,但Camera A身兼導演,當然知道一切。為了還原(摹擬)那種眼前即時發生的感覺,Steven說他費了一番工夫,來拋掉那些尋求美感講究構圖的視覺本能,形容得有點誇張;「像中風之後重新學習說話一般」,不過就影片結果而言,整部【天人交戰】也確實帶有做到一種微妙的臨場感,藉由手持攝影(hand-Held camera)、跳躍剪接
(Jump Cut),讓鏡頭前其實是透過安排甚至是多次反覆演出的場面,呈現出那種近距離觀看、現場披露或是當下記錄的況味。這個視覺美學╱風格的運用,我認為並非個人偏好品味,或像是Dogma那種高於一切先於一切的攝製哲學,它應該來自Steven對影片類型需求的精準判讀。以這種「那些事情正在發生」的視覺感受,來表現這部以毒品氾濫為議題的影片素材,給觀影大眾特別是美國觀眾,添加了一重更切身的衝擊力道和更迫切的議題效果,不但是非常合拍的敘事調性,我想也帶來票房數字的推升效應。

為了把握好這種「事情正在眼前發生」的視覺感,Steven還還特別去找了Ken Louch的電影來觀摩,在他心中,肯洛區在這方面有獨到之處。他研究Ken如何框取和安排(framed and staged )事物?用什麼焦長的的鏡頭?怎麼運用前景?怎麼運用視線(eye line)來經營正在眼前發生的感受。嗯哼,別以為好萊塢大導就不做功課了。

關於LifeLike的經營,除了Hand-held Camera手持攝影之外,Steven也說到了Available Lighting現場光源 和Run-and-Gun Aesthetic 快節奏攝製美學(註)。Steven所謂Run-and-Gun Aesthetic,我覺得可以看做是一種攝製工作準則;拋卻過度的修飾、美化,保留事物的現實樣貌,使快速進展的拍攝節奏得以運行。至於Available Lighting現場光源、Hand-held Camera手持攝影,則都是此一美學概念下的表現╱工作手段。然而這個美學的目的,則是企圖去經營那種如同生活般的真實感,不僅僅在影像上面,更重要的是在演出上。

談到Available Lighting現場光源,Steven自述,當他和燈光師(因為他自己就是攝影師了)走進計畫中的拍攝場地,會先研究可不可能就用現場光拍攝,如果不行,那麼該怎麼做,可以讓影片裡這場景看起來就像他們眼前的模樣。這便透露了一種摘去造作修飾,對寫實樣貌的追求。在【天人交戰】之前,他與D.P. Ed Lachman在【永不妥協】裡也朝這方向努力,「以麼一部有巨星出演的電影而言,你會驚訝地發現,我們打得光竟然這麼少」,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在片中茱莉亞蘿柏茲詮釋的平凡主婦特別有說服力的原因之一吧。



當然,支撐這個說服力的原因不僅於此,Steven說「本質上,我企圖塑造一種環境,你在其中很難作假」,總體而言,Run-and-Gun Aesthetic以及統攝在這個準則之下的一切,都是為了創造這樣一種環境,演員於其中可以更不受干擾地、更集中專注地,追求處在當下的真實演出。對於訪談當下的Steven Soderbergh而言,lifelike即是王道,「無論你訴說任何故事,注入一些生活(生命)於其中,它就會有趣起來。If you take any  storyand apply a dose of life to it , it will be interesting.」

Steven以2000年拍攝的【永不妥協】和【Traffic】同時提名2001奧斯卡多項獎項,其中最佳導演還形成索登柏格力拼索登柏格的局面,算是影壇罕見的場面。(竟然都沒這印象,上Imdb查,發現原來當年還有臥虎藏龍呢,可能在一片臥虎熱潮下忽略了。)結果,Steven以【天人交戰】成為扛著攝影機的最佳導演,挺妙的是,他還為扛攝影機的自己起了個化名,Peter Andrews,不知是為了哪樁緣由?

自此登上好萊塢超一線導演,但是除了卡司閃得人眼花的Ocean’s 11,12,13的商業成績外,他似乎沒有更上層樓的里程碑作品。
不過,作為監製,倒是製作了不少不太商業的有趣片子,其中【I’m not there搖滾啟示錄】個人極推薦,也很值得聊聊。
此外,他去年執導了極左派革命英雄Che Guevara的傳記電影,不同於【摩托車日記】裡那些青春時期的浪漫記事,Steven展演的正是那蓄著招牌絡腮鬍雕著雪茄煙,四處鼓動親身投入暴力革命的傳奇Icon人物~【Che】,看了預告,主演的正是以【天人交戰】拿下最佳男配角的Benicio Del Toro,影片還分成了兩部,看來是卯上勁的力作。

那麼,拭目以待囉,索得柏格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小子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