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notthere01.jpg 

如果要我選2008年印象最深刻的電影,我會選【 I'm Not There 搖滾啟示錄】。
因為許久沒看到這麼過癮地把玩電影這個藝術形式的影片了。

觀影之間,我暗自笑著搖頭讚嘆「好傢伙,真有你的」
不過別誤會,它完全是認真嚴肅,甚至有些深奧難懂的
只是看著它恣意揮灑著諸般電影形式,
看著它十足原創地把我們對傳記電影的想像拓展到一個新領域。
感覺真的很爽。

片頭虛晃一招地打著;以Bob Dylan的音樂與多重人生為創作啟發
其實.擺.明.了.就.是.講述美國樂界傳奇巴布.迪倫Bob Dylan的音樂生涯,
片中一首接一首用著他的音樂,大量複製著他的形象,
不過,影片中卻一次都沒提及Bob Dylan的名字,
【 I'm Not There】,乍聽像是Bob Dylan的冷眼宣告,又似是電影製作者戲謔的反話。
到底怎麼回事?

Deconstructing ;解構╱拆析。
[A.C.美國電影攝影師雜誌〕裡,用Deconstructing Dylan作為【I'm Not There】的報導標題,
真個是精準切要,一刀劃破玄虛,剖露影片核心。
Bob Dylan就在那兒,只是被.解.構.了。

i'mnotthere02.jpg

聽來似乎門道深奧,不過走進門道的步子,不妨從海報上的熱鬧開始;
這片卡司堪稱眾星雲集,除了歸功於題材主人翁Bob Dylan的重量級光環外,
我覺得編導Todd Haynes那精彩而不尋常的劇本創意絕對也是號召力的來源。

蝙蝠俠Christian Bale,飾演鄉村民歌手Jack、
英年早逝的希斯萊傑,飾演在電影演出中扮演過Bob Dylan的演員Robbie、
【香水】主角班維蕭Ben Wishaw,飾演特立獨行的19世紀詩人藍波Arthur Rimbaud
老帥哥理察基爾,飾演老邁歸隱的西部傳奇比利小子Billy the Kid、
演技令人驚艷的黑人童星Marcus Carl Franklin,飾演一名崇拜民謠歌手Woody Guthrie,也自稱Woody的藍調小天才
海報上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反串男兒身在剪影中叼著煙描摹Bob Dylan形象的凱特布蘭琪,飾演巨星Jude。

其實六位主要演員在影片中彼此根本沒直接照面,因為他們各自擔綱演出了一組獨立的敘事,
整部【 I'm Not There】即以這六組互不關連的敘事(文本)交替串接而成。
六位主角,無論是名叫Woody的黑人小孩,還是喚做Billy the Kid的老邁牛仔實則都是Bob Dylan某種形式的化身,
分別從本尊主體的某一面向放射而出,藉由象徵、隱喻、轉借、影射、複製各式手法變形而成。

i'mnotthere03.jpg   i'mnotthere05.jpg  i'mnotthere04.jpg 

若是硬要概括說明片中分身與本尊的關係;
Jack可以算是Dylan的媒體面貌、Jude則是Dylan生涯轉向插電音樂後的影射
詩人藍波Rimbaud則是Dylan詩人稱號的嫁接,也凸顯他那不妥協於世俗的性格。
小黑人woody,則脫胎於啟蒙Dylan的黑人藍調音樂,以及他所仰慕的民謠歌手Woody Guthrie,
片中的Robbi,電器時代明星身份與Dylan疊合,
透過此段中電視機裡不斷出現的新聞畫面,也讓人清楚感受Dylan生涯精華的六、七○年代的時代氛圍。
Billy the Kid,有其典故,Bob Dylan曾經在西部片經典【比利小子Pat Garrett & Billy The Kid】中飾演一角,也出過一張同名專輯。
影片序場以Outlaw標識 Billy the Kid的意象,或可說意指Dylan那不屈從於現實、不願被威權╱主流╱統治者收服的性格。

i'mnotthere06.jpg   i'mnotthere07.jpg  i'mnotthere08.jpg 

拆解變形的六個分身與Bob Dylan的現實生平之間,形成了耐人尋味的呼應對照
而讓影片更有觀看樂趣的,則是電影製作者把玩影片形式的企圖心,
六組敘事有著完全不同的敘事形式和影像風格,
從假造的七○年代報導紀錄片到充滿超現實意味的想像情境,各展其趣,
Todd Haynes的劇本結構與旁白編寫都十分精彩
六組風格迥異的敘事在片中來回串接,但卻亂中有序,相互勾連,
共同拼貼出一種豐富多元的立體視野。

在〔A.C〕的報導中,攝影指導Edward Lachman自述在與Todd合作【遠離天堂】的收尾階段(2003),兩人便開始討論本片構想,
都企圖運用多元的視覺風格,來展現片中這六組截然不同的敘事形式。
為此他們蒐羅了許多六、七○年代的影像作品來建構片中各段的視覺樣貌;

~歌手Jack的段落,全然是一部仿製的七○年代的報導紀錄片,工程浩大地揉合了假造的訪問、新聞片、紀錄片、演唱現場。
幾可亂真的視覺樣貌和Christian Bale的出色演技,的確讓人有面對「媒體真實」的錯覺。

~明星Robbi的愛戀情事,則借用了法國新浪潮電影的風格,不單是實景、現場光、場面調度等等外在樣貌。角色間的互動、情節重心的放置,都有當年新浪潮的影子,也藉此召喚出一股七○年代的氛圍。

~詩人Rimbuad的段落,像是在聽證質詢中所留下的檔案影片,絕大部份是桀傲不馴的詩人在鏡前地侃侃而談回應質問的畫面。形式雖單純,卻巧妙的建立起個體靈魂VS世俗價值檢驗的對峙張力。

~Woody的段落,參考了Hal Ashby以Woody Guthrie為題材拍攝的【Bound for glory】。刻意讓時空錯亂在二○年代和五○年代美國南方,帶著魔幻寫實的氣味,回溯Dylan音樂的草根原生地。

~比利小子的段落,引用了七○年代【虎豹小霸王】【比利小子】等的西部片風格。不過卻處理得迷離虛幻,其中亦暗藏了嬉皮文化符號,比利小子的老對頭警長Pat Garrett 還化身為資本主義進步文明的代言者。形成一段富含典故和寓意的敘事。

~Jude這段,則揉合了費里尼【8又1/2】裡的的影像風格與六、七○年代的前衛實驗電影,黑白影像散發著超現實的況味, 表現舞台之下媒體背後Jude╱Dylan的內在樣貌。

如何?感覺得出所謂「過癮把玩」的意味了吧

不同於諸如【甘地傳】【阿瑪迪斯】的人物傳記故事,呈現給觀眾的是一種輪廓清楚但視角單一扁平的戲劇式詮釋。

【I'm Not there】透過對主人翁的拆解,轉化,拼貼重組,提供了一個形狀雖然模糊卻擁有多元探視可能的立體樣貌。
我想如果對於Bob Dylan或六、七○年代美國歷史更為熟悉的人,在觀影中對照事實重探過往,肯定會有加倍的閱讀樂趣和體會。

我個人呢,算是耳熟一些他的經典曲目罷了,
【I'm Not There】一來為我開啟了探究Bob Dylan的多重門徑,二來讓我藉由字幕電首度閱讀了Dylan經典曲目的歌詞意含。
除此之外,更是一個新鮮開眼的觀摩經驗;讓我看到一個以「解構」作為電影創作手段的精彩實例。

想起另一部同樣令人印象深刻,也以傳奇音樂人物為題材,也有著高度原創企圖的影片
~~【顧爾德的32個極短篇】,
手法不盡相同,但也展現了精彩多元的影像形式,以及探看主體的立體視點,值得拿來對照一番。


GleenGould.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小子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